谈风湿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调摄

作者介绍:王伟刚,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硕士。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20余年,曾师从全国著名中医专家焦树德教授从事风湿病的研究,尤其是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治疗,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现任中日友好医院国际医疗部二病区主任。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中老年保健专业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一 什么是风湿病
       风湿病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急性或慢性全身结缔组织病,发病主要是侵犯关节、肌肉、骨骼、肌腱、韧带、滑囊、筋膜等软组织,并可影响内脏,而关节、肌肉骨骼系统是风湿病的主要受累部位。风湿病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在人类疾病谱的位置越来越重要。风湿病其轻者对生活和工作无明显影响,但由于风湿病常常以疼痛为首发症状,患者常被其困扰,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病情重者反复发作,导致骨关节变形,甚至弯腰驼背,渐致足不能行动,手不能抬捏,关节屈伸不利,日常生活不能自理,成为残疾。虽然风湿病多无生命危险,但因其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程长,对生活和工作的影响大,所以,从对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造成严重影响的角度来认识,其危害性不能低估。而发挥中医药优势,突出中医治疗的特色,对风湿病患者改善症状,恢复功能,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均有重要意义。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分类方法,大约有100多种病症属于风湿病。包括了西医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RA)、强直性脊柱炎(AS)、非关节性风湿病、痛风、骨关节炎、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症、多动脉炎和淋球菌性关节炎、多发性肌炎及皮肌炎等十余种。我国自古以来把风湿病称之为“痹症”,早在公元前5世纪《黄帝内经·素问》中就有“痹论”篇,专论风湿病,分析得“痹”的成因,认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对风湿病有更系统的研究。此后,风湿病治疗药物的研制有了长足发展。西方医药界对风湿病的研究也很早,西文中风湿(Rheumatism)一词是词根Eheuma最早就出现在希波克拉底的著作中,意思为衡粘液,他认为是不同液体流动的不平衡性导致了关节疼痛;完整的风湿病(Rheumatism)一词则是由古罗马医生于公元2世纪提出来的,但直到10世纪初,才出现了现代医学意义睛的风湿病学概念。人类对风湿病认识的不断深入,为更好地研制风湿病治疗药物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我国风湿病的发病率较高。根据流行学的调查表明,我国类风湿关节炎患病率为0.4%,强直性脊柱炎患病率为0.3%。我国的王兆铭教授于70年代在大兴安岭高寒地区调查出,该地区成年人中风湿病的患病率高达45.1-77.9%;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张凤山等对盘古镇进行抽样调查,发现该地区风湿病患病率达39.54%;上海市曾调查了3.2万名工人,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病率为0.7%;汕头地区的强直性脊柱炎病的人HIA-B27阳性率为90.6%。可见,风湿病在我国是分布面广、发病率高的疾病。
       随着风湿病基础医学和临床研究的深入,我国在风湿病治疗药物研制方面也不断取得重要进展,在批批药物推向市场后,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受到了患者的赞美和医生的肯定。尤其是河南蓝天药业有限公司,充分发挥我国传统中医药治疗手段,研制开发的全国独家产品及国家中药保护品种---“金钱白花蛇药酒,复方仙灵脾酒,风湿马钱片”等系列中成药制剂,以其独特的疗效备受人们的青睐,受到医学界的高度重视。
二 风湿病的病因病机
      痹病主要是由于正气不足,感受风、寒、湿、热之邪,痹阻于肌肉、筋骨、脉络之间,导致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
(一)病因
      1、外因  外因主要是风、寒、湿、热诸邪自外而入,侵犯人体。若气侯变化失常、寒暖不调,或久居潮湿之地,或冒雨涉水、宿野含凉均可受邪致病。如果起居不慎,感受风寒之邪,则多发行痹与痛痹,若久居潮湿之地,攻期冒雨涉水,水中作业,则易致寒湿或湿热之邪侵入,而多发着痹和湿热痹。
临床上常把风气胜者称为“行痹”。因为风性善行数变,行痹的特点是关节疼痛,游走不定,故称“行痹”。寒气胜者称为“痛痹”,因寒主收引气血凝滞不通,疼痛剧烈,故称“痛痹”。湿性重着粘滞,致病后肌肉、关节重者麻木,故称“着痹”。
      2、内因  痹病的内因主要是正气虚弱,脏腑功能失调,导致了外邪乘虚而入。正气不足多与体质虚弱,劳逸失度,或经期产后体虚有关。正如《济生方》所说,痹证:“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
       3、外伤  除内因、外因之外,还可见于外伤致痹。多见跌打闪挫,关节扭伤,外力损伤等原因,导致了气血阻滞、淤血凝聚,从而出现肌肉、筋脉、关节局部的肿胀、疼痛,麻木不仁。此即常见的“久淤成痹”。
三 常见风湿病的临床表现
      风湿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疼痛、关节肿胀、麻木、屈伸不利、皮肤硬化、皮下结节、晨僵、畏寒恶风。现分析如下:
      1、疼痛:疼痛是患者的一种自觉痛苦的症状,是中医风湿病中最常见的症状。风湿病的疼痛主要表现在肢体的关节、皮肤、肌肉、经脉等。以及属中医痹症范畴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风性关节炎、皮肤炎、牛皮癣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肩周炎等西医疾病,均以疼痛作为主症。
      2、关节肿胀:风湿病关节炎是指关节周围浮肿而胀的一种症状。肿胀之处膨隆,高出政党皮肤,皮肤皱纹变浅或消失,或有光泽,按之濡软或有凹陷。关节肿胀以四肢关节为多,上肢多见肘、腕、掌指之指间关节,下肢多见于膝、踝、跖趾、趾间关节等处,其他如肩锁关节,亦可对称性出现,西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牛皮癣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等多见关节肿胀。
       3、麻木:麻木是指患者肌肤感觉异常或知觉障碍的一种症状。“麻”是指自觉肌肉之内如虫乱行,按之不止;“木”是指皮肤不知痒痛,按之不知。掐之不觉,一般通称“麻木”。实为两种症状,但因其病机相似,故一并论述。负湿病麻木多见于四肢手足,多由气血不足,寒湿痹阻,痰淤痹阻所致,总病机与气血不能荣养肌肤所致。本症在西医多见于多发性神经炎、颈椎病、坐骨神经痛等病。
      4、肢节屈伸不利:肢节屈伸不利是指四肢关节、脊柱等活动受限或困难的一种症状。肢节屈伸不利可以发生某一关节,也可以发生于多个关节。不同的疾病肢节屈伸不利的轻重及预后也不同,轻者可以完全恢复正常,重者可以发展为关节僵直、畸形而致残。在西医风湿病中以类风湿性关节炎及强直性脊柱炎最多见,其他如骨关节病、痛风、牛皮癣性关节炎。
       5、皮肤硬化:皮肤硬化是指皮肤变硬,不能捏起,皮肤皱纹变浅或滔滔失的一种症状。皮肤硬化轻者可于四肢见点片状硬化,重者四肢、躯干、面部呈弥漫性硬化,皮肤坚硬,表面有腊样光泽,不能捏起,面无表性,张口不利等。本症主要见于皮痹及西医诊断的硬皮病。
       6、皮下结节:皮下结节是在患者皮下出现的小的硬结。皮下结节多发生在关节隆突部位,。如上肢关了鹰嘴突、腕部、下肢的踝部及手背、足弓等部位。其大小不一,小者仅有小米粒样大小,大者如大枣样大。皮下结节可附着在肌健、骨膜上,可有轻度压痛。皮下结节一旦出现则不易消除。多见于西医诊断的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及痛风性关节炎等。
      7、晨僵:晨僵是患者早晨醒来后自觉关节僵硬、屈伸不利的一种症状。晨僵持续的时间有长有短,短者关节活动数发钟后即可缓解,重者需到午后方可缓解。晨僵主要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
      8、畏寒恶风:畏寒恶风是风湿病常见的症状。畏寒恶风既可以表现为全身的症状,亦可表现肢体关节局部的症状。畏寒恶风实际包括了恶风、恶寒、畏寒三种不同的症状。恶寒是患者感受怕冷,甚则加衣被,近火取暖,仍觉寒冷;恶风是遇风吹始觉怕冷。一般恶寒者皆恶风,恶风者也多兼有恶寒。故本篇以恶风寒概括之。畏寒是患者怕冷,但加衣被或近火取暖而有所缓解者。西医风湿性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病等尤多见此症。
四 风湿病的调摄及注意事项
       风湿病多病程久长,反复发作,生活难以自理。因此风湿病的调摄与护理尤为重要。调摄即调理、摄养之意,又称调养。中医历来主张治末病,重视养生,要预防疾病,就须顺应气侯变化,调和情志,饮食起居有常。
      1、保持精神愉快:人的精神状态与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因为七情内伤可以直接致病,亦可由七情内伤引起人体阴阳失调,气血亏损,御邪乏力,易为外邪侵袭。故保持精神愉快是预防疾病的重要环节,精神健康可带来身体健康,确保正气存内,邪不可入。
      2、坚持身体锻炼:通过坚持不懈的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对于风湿病的患者而言,锻炼的方法很多,如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练功十八法、广播体操或跑步、打球等。通过活动肢体,使全身气血流畅,调节体内阴阳平衡,达到增强体质,减少疾病的目的,锻炼应因人而宜,应循序渐进,贵在坚持。锻炼时间春夏宜早,严冬适当推迟。
     3、防范风寒、潮湿:风湿病的发生与风寒湿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无病之时,防范风寒、潮湿的侵袭非常重要,尤其是当身体虚弱时更应注意。居处或工作环境寒冷、潮湿,或夏季长时间在空调房间内生活或工作,汗出当风或冷水沐浴或入水游泳,涉水冒雨,贪凉饮冷等,可使风寒湿邪乘虚而入,引发或加重病情。痹病成因是风、寒、湿、热等邪气杂至。日常生活中注意避风、御寒、防湿、截其来路,是预防之良策。如有内湿之人,更应注意,若致外湿入内,得病则缠绵难已。
     4、注意营养:营养丰富有利于身体健康,但补益必须根据个人的体质,脾胃运化能力以及虚之所在而补之,切不可见虚即补。如素体内热者,不宜服红参、鹿茸;脾胃虚弱运化乏力者,一味进补,可使脾胃呆滞,引起胃脘饱胀,饮食不香,特别是中焦湿阻者更不能进补。
     5、有病早治,勿乱投医:当出现类似风湿病的症状时,应及早就医,早诊断,早治疗。但也应注意,不可求愈心切而乱投医,特别是不可轻信江湖游医的“包治、“根治,也不可随意使用所谓的偏方、验方,否则,不仅贻误病情,还可能带来药物的不良反应,从而加重病情。
 
五:风湿病的预后
风湿病因其范围较广,病症各异,机理复杂,预后也不尽相同。预后良好,指经过准确及时的治疗,病症痊愈,健康恢复,预后不良,指病情发展,逐渐深重,甚则危及生命。预后不良多见于风湿病后期,身体状况较差,易感外邪,,或反复发作,甚至并症丛生,形成绝症。骨与关节变形,甚至弯腰驼背,渐致足不能行动,手不能抬捏,关节屈伸不利,日常生活不能自理,成为残疾。除关节症状之外,渐次出现广泛内脏虚损的脏腑痹病症,如心悸、气短、汗出、腰酸遗精、食少便溏等症,甚则危及生命。
风湿病的预后与以下因素有关:
      1、与病程的长短有关,一般初病者易治,预后良好;久病不已,反复发作者预后多差。
       2、与体质强弱有关,一般体质强健,正气旺盛之人,患病预后较好;体质虚弱,正气不足之人,患病治愈困难,预后也差。
       3、与年龄有关,一般青少年患病预后较好,中老年患病预后差,。
       4、与病邪性质有关,一般风邪偏胜的痹病易愈,寒湿热毒偏胜者较难愈。
        5、与病邪侵及部位有关,一般病邪侵及部位轻浅,预后较好;病邪深入,病程长久,侵及脏腑者,预后多差。
        6、与病邪反复有关,一般外邪未反复诱发者,预后多较好,反之预后则差。
        7、与治疗有关,一般及时正确治疗,痹病可痊愈,预后较好;失治误治则病情加重,预后较差。
        8、与饮食调养有关,饮食正常,营养丰富,气血化生有源,正气健旺,则预后较好;反之营养缺乏,气血日衰,则预后欠佳。
       9、与情志活动有关,风湿病往往病程长,病情复杂,必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若患者性情开朗,精神愉快,预后较善,否则预后不良。
      10、与功能锻炼有关,一些以肢节症状为主的痹症,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必要的锻炼,对恢复肢体功能是有好处的,否则可致萎废不用。
其他如环境因素,将息调摄等因素对风湿病的预后也有明显的影响
上一条:一般感冒不宜服用抗生素——临床药学专家指导人们合理用药
下一条:糖尿病
版权所有:河南蓝天药业有限公司
备案编号:豫ICP备16012046号

@2014 lantianyaoye.com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 by 371hy.com